记忆中的老师傅
● 戴爽飞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随着手工业的发展,也必然会催生手艺人。手艺人有一技之长,人称匠人或师傅,谋生赚钱的本领自然比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农民要更胜一筹。一般而言,匠人工价是一般劳力的3至5倍。俗话说:“养崽不学艺,担脱箢箕系”,让男孩拜师学艺是宁乡农村多数农家的选择。手艺人与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。我县自古以来,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匠人。俗有“九佬十八匠”之说,九佬包括“剃头佬、剔脚佬、结猪佬、补锅佬、洗磨佬、渡船佬、杀猪佬、打渔佬、打铳佬”;十八匠为:“金银铜铁锡,岩木雕瓦漆,篾伞染解皮,剃头弹花晶”。当然这只是大概,匠人远不止这些。古之匠人大多是做“上门工”,即应顾主之邀上门做工服务;亦有自己开店或作坊,如首饰店、帽鞋店、刻字店、纸扎店、铁器店、铜锡店、木坊、磨坊、染坊等,还有的是受雇于店家或作坊,称为“市工”。民国《宁乡县志》所列的“市工”如木匠、篾匠、裁缝机匠、弹匠、皮匠、推匠、石匠、漆匠、泥水匠、厨师等。这些手艺人有的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有的还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。其中唐市“打金人”最为有名,至今仍活跃在全国各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成就了一个巨大的产业。
推 匠
推匠专门制作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的推子。打造推子先用竹篾织成上下两节直径约一米的圆桶样篾筐,上方安装一块杂木方,正中锉一孔,木方伸出篾筐的一端也锉一孔。下节箩筐固定在一个四脚木架上,正中置一小木桩为推心。两节篾筐内均用粘土筑紧,上节筑成一个盛稻谷的漏斗,上下两节对合的面,均用坚硬的杂木片成扇形排列成推齿。粘土干固后,即可以加工稻谷。使用时,用 “推把钩”钩住上半节推子转动,在木齿的作用下,稻谷会去壳而成米。此匠的关键是木齿的排列,排列不当则推不出米。随着打米机的出现,土推子便退出了历史千古舞台,“推匠”也失业了。
机 匠
机匠是指手工操作织布的人。机匠从牵纱到上织机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,不能错一根纱,一根一根穿入两把叫“常”的梳子中,经“常”转入木滚筒上,套进木制织机,这成了织布时的“经纱”。织机上另有一个装梭子的“常”盒,梭子中含有线轴,在经线的夹角中来回穿梭,像蜘蛛吐丝般拉出纬线,就把纬线一行行地编在经线之间了。机匠织布时,手脚并用,梭子来回穿梭,反复不停,织布机噼里啪啦响过不停,一天下来,大概可织三丈多。织匠男女都有。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,机匠师傅已不复存在。
弹 匠
弹匠有一张五尺来长的木弓,一根涂了黄蜡的牛筋线紧绷在木弓上。弹棉花时,弹匠腰系一根绳子,再在背后插一根竹片,竹片从头上弯过吊住木弓,使木弓上的牛筋线挨着竹帘上的棉花,弹匠一手掌控木弓,一手拿一个锤子敲打牛皮筋,发出“嘭嘭嘭咣”的节奏声,棉花弹得膨松并让杂质从竹帘下漏掉。弹棉被、弹纺线的棉花,就是这样操作出来的。于今,已难得一见弹匠的身影。只是偶尔在街巷的某个角落,会传来“嘭嘭嘭咣”的弹花声,这是弹匠给城里人弹棉被或者给棉被翻新。
皮 匠
皮匠以做木屐、钉鞋为主。做木屐时先制牛皮,在制好的牛皮上裁出制作木屐的面子。皮匠坐地椅子上,双脚叉开,双膝夹住套着木屐面子的木模,双唇收进嘴里,衔住细麻绳头上的猪鬃,用钻子在牛皮上钻孔。双手一闪,双唇一收,就又衔住两根猪鬃,飞快地拉麻绳,动作舒展而流畅。面子缝好后,把面子用细麻钉钉在带有四只小铁脚的木板上,再油上柚油,一双木屐便做好了。一双木屐价格也不菲,市价一斗二升米。木屐主要是雨雪天气穿,所以有谚云:“十月初一晴,皮匠师傅嫁婆娘”。后来,胶鞋流行,老皮匠的手艺就失去了市场。
补缸匠
从前,水缸开裂了或者渗水,需要补缸匠来完成。补缸匠有秘制的胶水。先把裂缝的缸用錾子把裂缝扩大并清除灰尘,把一块烂缸片捣成粉末,调上胶水填进扩大的裂缝中,等胶水硬化后,水缸又能正常使用。
锔碗匠
如果谁家不小心摔坏了碗碟之类,一般舍不得丢,只要还能修补,就会请锔碗匠修补再用。锔,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(称钯钉、钯锔或锔子),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。俗话说:“没有金钢钻,别揽瓷器货”,锔碗匠离不开金钢钻。用金钢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,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。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,再用布擦拭,抹去多余的灰膏,一只碗就修好了。锔碗匠还可以锔花瓶、茶水壶和陶器。还兼揽在瓷器上刻字的货。乡下人做酒请客,碗杯自备不够,常常要外借。为防搞错,就请锔匠在碗或杯上刻字号为记。现在人家,碗碎了也就丢了,乡间亦不闻“锔盆子、锔碗、锔大缸啊!”的吆喝声。
补锅匠
补锅匠肩挑一担工具,行走于乡间,在村头空坪上架起小炉,生火开张。“补--锅--吆—”,几声吆喝,村庄里各家都会把破了的铁锅提到炉前让他修补。一个小炉、一个风箱是补锅匠的行头,利用小炉将铁熔成铁水嵌在裂缝处,最后在补巴上抹点桐油,锅就补好了。湖南花鼓戏《补锅》中的男主角小聪就是一补锅匠。如今家里的锅破了也就丢了,补锅匠已无市场。
染 匠
染匠就是专门上门给人染布为生的手艺人。也自己开染坊等客户送上门来染。染匠既染布,也染旧衣服。染匠的工具很简单:小炉、四方形火水铁罐和数种基本颜料。染坊工作原理差不多,但规模要大得多。如今乡间土布已绝迹,旧衣服也无人再染。染匠连同那染色的设备一同消失了。
篾 匠
以竹篾为材料编织各种器物。篾匠的工具有篾刀、一把刮篾刀,还有小锯、小凿子等。篾匠的基本功包括:砍、锯、切、剖、拉、撬、编、织、削、磨。竹的青篾丝柔韧且极富弹性,可以剖成比头发还细的青篾丝,青篾最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,加工成各类极具美感的篾制工艺品。黄篾柔韧性差,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,故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。在篾匠手中可以编织晒簟、烘炉子、箩筐、大大小小的竹篮、沥箕、筛子‘席子等各种竹器。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与普及,木制品和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。
社会进步、科技发展,老师傅渐行渐远,在情理之中。还有许多老手艺正在消失,有的手艺因为工具的进步和材料的变化,技艺也与传统有些变化。如裁缝、木匠、漆匠、砌匠、石匠、棕匠、雕匠、铁匠、金银铜锡匠等。但是手艺人的那种专业、执着的精神,在今天倡导全民创业、万众创新的背景下,仍然有借鉴意义。2015年,宁乡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寻找“宁乡老师傅”的活动。对评选出来的“老师傅”给予5000元的奖励,就是对“老师傅”精神的高度褒扬。人们极力推的“工匠精神”就是“老师傅”精神的拓展与延伸。
本文图片来源网络,感谢支持
作者简介
作者系1964年生,1982年参加工作,先后做过中学教师、报纸编辑。曾供职于《宁乡报》《宁乡日报》《东方新报》《今日宁乡》等媒体。长沙市作协会员,有作品散见于报端。参与《宁乡县历史文化丛书》《楚沩家风》《甘泗淇和李贞伉俪传》的编撰工作。
往期回顾
◀
◀
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