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脑是控制我们整个身体和行为的中枢。要说以前对它的认识,停留在它有很多神经元,有树突,有很多控制身体驱动的部位,也就仅此而已。我总觉得人所有的行为解释源头都来自心理,于是乎总是遇到问题时,有情绪时,我多半归咎于自己心理不健全。去补心理学的知识,但是似乎有些还真的不是心理学能够解释的。
【资料图】
实际人的大脑研究的意义跟心理是同等的。大脑和心理是一体,有些知识在了解大脑之后,再去了解心理,反倒理解得更透彻。
我们大脑是进化而来得。它经历了3.6亿年前得本能脑,本能脑能够对环境做出本能快速的反应,例如,遇到危险就躲避,饿了就吃,困了就睡,遇到喜欢得对象就追求等等。它也经历了2亿年前的情绪脑,人类开始有了喜怒哀乐,开心会增强亲密关系,伤心会获得关爱,恐惧会让我们远离危险,愉悦会让自己投入专注等等。再近一些,250万年前,它形成了理智脑,人脑大脑前额皮层区进化出了新的大脑皮层,整个区间,让我们产生了语言,建立文明,发展技术经济,创造发明。
我们大脑的不断进化,形成了现在的人类脑。整个进化过程不是完全抛弃之前的大脑结构,而是保留了一些原始结构。三个经历阶段,让我们大脑有了三重结构:本能脑、情绪脑和理智脑。本能脑主管人的吃喝拉撒本能行为,情绪脑主管我们的意识和情绪;智能脑主管我们的对自身,对世界万物的认知。
理智脑跟本能脑和情绪脑比较,它十分弱小,对身体的控制权,一般占据很小的一部分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
第一是因为纵观大脑进化历史,他们的进化的成熟度不一样。如果用年龄来做比方,本能脑有100岁了,情绪脑50岁,理智脑1岁不到,可想哪一个对身体和行为更有话语权。
第二是三重大脑在一个人发育过程的成熟期不一样。本能脑在婴儿期就已经成熟,情绪脑在人步入青春期的时渐渐趋于完善;理智脑要等到成年早起才发育成熟。真正的做到理智的对待问题,一般是在20多岁的年纪开始。
第三是三个部分掌握的大脑权和资产不一样,大脑以亿计算的神经元,情绪脑和本能脑就占据看80%,他们还掌管着潜意识和生理系统,以最快的速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。一旦出现紧急情况,最先获得供血氧气的是本能脑和情绪脑,智能脑一般都是处于缺氧状态,所以我们会有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。
从上面的种种现象表明,我们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源自本能和情绪,并不是理智。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控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呢?归类于:趋利避害、急于求成。反观自己,是不是很喜欢待在舒适圈里,只想做简单和舒适的事情,遇到困难就会焦虑烦躁,想逃避,这是趋利避害的状态;再想想,你是不是凡是想去做的事情,迫切想立马看到结果,如果不能就觉得烦躁,没耐心继续等下去,想放弃,这是急于求成的模样。
这些是天性,每个人都会经历。我们理智脑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,我们会陷入“知道很重要,但是就是做不到,很想要,但就是得不到”这样的奇怪现象。就像很多说的,道理都懂,就是过不好这一生一样。我们人类是一个喜欢拿符合自身心理的事物作为自我解释的动物。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,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。就像: 不吃饱,哪有力气减肥? 先玩会儿,明天再加倍学习 人生在世及时行乐,运动太难受了,做个爱吃的人挺好
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克服天性。普通人和精英最大的差距就在理智脑的发展。普通人靠天性和感觉野蛮生长,能布恩那个踏上主动觉醒和科学生长的道路全靠运气。精英早在一定年龄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,让自己的理智大脑加以变强,他们克服了天性,成长速度快于普通人。
克服天性不是说要抹杀本能脑和情绪脑,在我们大脑进化论上亿年的机构,是不可能抹杀掉。他们的存在有弊也有利,他们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。我们说的克服天性是让理智脑工作,让它利用智慧驱动笨呢个和情绪脑。理智脑就像指挥管理者,干活的是本能的情绪脑。我们的教育学习得本质,是不断得训练我们的理智脑,让它成为一个掌控我们行为得管理者。
我们常说要保持理性,可是80%得行为是受本能和情绪脑得控制,可见理性不易。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他们成功克服掉很多天性,他们自律,健身、阅读、写作、早起早睡等等,可见理智脑是可以通过方法锻炼地。为什么有些人也开始一些改变和自律行为,他们却依旧很难克服天性呢?因为训练理智需要科学地方法。相信用科学地方法训练大脑,我们能更容易攻破天性,让理智大脑得到发展,从而增强。